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HARISON.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HARISON. Show all posts

Tuesday, July 12, 2011

投资交流站:大马投资银行值得投资吗?

2011/07/11 3:33:04 PM



(1) 许多金融股都屡创新高,请问大马投资银行(AMMB,1015,主板金融股)的金融业务及业绩如何?

值得投资吗?为何最近公积金局频频出手买进?

(2)请问合礼盛(Harison,5008,主板贸服股)的前景如何?有何业务?业绩如何?谢谢。

■砂彭亨读者黄小姐 上



(1)首先,金融股是市场分析员在今年内最为看好的领域之一。

就在最近下半年市场展望中,金融股仍备受看好,主要是因为银行体系内有大量游资,再加上政府启动的经济转型计划,可带动本地企业贷款业务,更为银行带来正面的因素。

大马投资银行(AMMB,1015,主板金融股)主要是通过大马银行(AmBank),涉及各种银行业务,其他的业务包括投资银行、保险以及基金管理等业务。

澳纽银行(ANZ Bank)为大马投资银行的外资股东,持有大概23.8%股权;较早前,澳纽银行曾向国行提出申请,欲将持股权增至49%。大马公积金局目前持有大马投资银行13.26%股权。

大马投资银行在截至2011年3月31日的本财年第四季,取得3亿1634万6000令吉净利,较上财年同期的2亿4174万9000令吉,增加30.86%;而2011财年全年盈利报13亿4281万2000令吉,相比2010财年的10亿861万8000令吉,扬升33.13%。

股息方面,大马投资银行在2011财年全年股息达18仙,相等于40%的股息派发率。

(2)根据合礼盛(Harison,5008,主板贸服股)的公司网站,该公司在东马进行分销消费产品、建筑材料、工程产品以及农业化学药品,同时也营运船务和旅游业务。

合礼盛首季净利微跌

在马来西亚半岛,该公司的业务则有分销建筑材料、工业以及农业化学药品,进口以及分销酒等,同时也涉及游轮业务。

合礼盛在截至今年3月31日首季,所获的净利为85万3200令吉,比去年同期的87万5300令吉,稍微减少了2.5%。

南洋网

Monday, May 16, 2011

基本选股:合礼盛 再酝酿私有化?

2011/05/16 3:19:58 PM

业务表现稳定的合礼盛(Harison,5008,主板贸服股)被形容为一只低估的股项,主要是因为其偏低的股票流通及低迷的成交量所影响。

撇开这两点不谈,合礼盛实为一则无论是业绩及业务皆有实力的公司。

于1999年进行上市,合礼盛是一家拥有逾90家业务经验的公司,为一家在半岛及东马涉及消费产品、农产品、船务物流、酒业、工业化学品及建材业务的经销商;其拥有约400个的主要客户包括雀巢(Nestle)、星狮集团(F&N)及花王(KAO)等。

消费品贡献大

合礼盛在砂拉越市场的主要营业额来自消费产品的经销业务。

于2009年雀巢重新将其于该州的业务编排至两个区域,即东北及东南,合礼盛就独自经销其东北区所有的产品。

而星狮集团及花王的产品,合礼盛自2005年即为其独有经销商。

在西马,该公司的主要业务为建材经销,销售对象是私人住宅房产计划商。

在过去几年来,该公司也积极在半岛发展消费产品业务。

有鉴于其在东马稳健的消费品经销网络,公司管理层目前也积极的开拓其在西马消费品经销网络。

虽然说西马市场的竞争程度更为激烈,唯这对合礼盛而言并不是大问题,主要是因为经销业务赚幅低,并不会吸引太多新的业者。

有关业务的盈利表现主要以量为主。

盈利稳健增长

自2001年来,合礼盛的净利即出现稳健的增长,从2001年取得650万令吉的净利,该公司于2010年的净利迅速攀升至3720万令吉,而营业额也 从6亿3000万令吉,劲增至12亿令吉。

就算是面对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该公司却仍有能力在有关时期,持续写下亮丽业绩表现。

在过去3年来,合礼盛的净利增长介于23%至49%,而2010年财年的每股盈利增长23%;假设其2011年至2012年财年取得10%保守净利增长的话,合礼盛在这两个财年的每股盈利将分别达59.8仙及65.7仙。

股价一年飙61% 美基金售股印证传言?

随着2009年的私有化计划失败后,市场盛传,合礼盛或酝酿着第二轮的私有化计划。

据市场透露,持有合礼盛42.34%股权的大股东Bumi Raya国际控股,曾经于2008年首次献议全面收购及私有化合礼盛,奈何最终无法获得大多数股东的接受。

不过,若合礼盛要再次启动私有化计划,则有必要提高价格,以便获取小股东的接受。

市场观察者发现,合礼盛大股东之一的彼特柯勒利(Peter Collery),正在逐步地脱售股权,这让合礼盛可更易展开新一轮的私有化计划。

彼特柯勒利是代表美国SC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也是2008年否决合礼盛私有化计划的带头人。

当年,Bumi Raya国际首先提出每股1.20令吉的献购价,之后再调高至1.45令吉。

不过,小股东权益机构则认为,合理价格应该介于4至5令吉之间。

结果Bumi Raya国际最终只从原有的42.54%股权提高至46.51%,私有化计划宣告失败。

有趣的是,合礼盛之后的股价开始飙升,截至上周五的股价,已从去年5月的2.53令吉水平,上扬约61%至4.08令吉。

市场观察者指出,彼特柯勒利逐步脱售股权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合礼盛属于小型资本股,无法吸引投资者;如今股价回升后,为该基金提供不错的回酬并离场。

秉持30%派息率

在财务方面,合礼盛在2010年底持有7800万令吉的现金,这并不包括总值1920万令吉的流动资产。

至于其净营运资本也企在1亿4200万令吉的水平,同时期的净流动资产总值2亿3900万令吉。

合礼盛并没有持有任何的股息策略,然而,在过去的5年来,该公司都一直秉持30%的派息作风。在截至今年3月底,该公司宣布为2010年财政年派发18仙的终期股息,这相等于33%的派息率。

假设该公司在2011年财政年度取得10%的净利增长,并维持30%派息率的话,即意味著其在2011年财政年的每股股息料达18仙或4.8%的周息率。

Friday, December 3, 2010

分享锦集: 富向冷中求●冷眼

2010/12/03 5:49:25 PM
●冷眼 股市基本面大师

冷门股是指交投不活跃及每天成交量低的股票。

跟交投活跃及每天成交量高的股票,刚好相反。

在这一轮的牛市中,根据证券业人士的估测,到目前为止,活跃参与股票交易的,基本上还是来自投资机构,如公积金局、单位信托、资产管理公司等,股市中人通常称他们为大户。

至于散户,至今仍按兵不动,这种现象一点也不奇怪。

在所有牛市的初期,甚至中期,在熊市中搞到遍体鳞伤的散户,都心有余悸,他们惊魂未定,担心股市的外势只是虚有其表,恐怕进场后再度中计,因此多数采取观望的态度。

反向策略熊市进场

但是,江山易改,“赌”性难移。这些在鳄鱼潭边徘徊的股友,到股市疯狂时,在贪念的催促下,最终“忍无可忍”,还是跳进鳄鱼潭中,成为鳄鱼的点心,历届牛市历史都是这样重演着。

我一再提醒散户,采取反向策略,在熊市中进场,低价买进优质股,就不动如山,心如英语所说的:“坐着走过牛市”,以逃过股市大鳄的利爪,全身以退。

最好策略以静待动

四十年的股市实战经验告诉我,经验不足,财力薄弱的散户,绝对不是大户的对手,要想打败股市是不可能的,散户的最好策略就是以静待动;以不变应万变,不与狼共舞,紧握你的股票,最后一走了之,股市和大鳄都奈何不了你。

股市有如过山车,你在过山车的座位上,套上安全带,任由过山车向前窜高逐低,你就是抓紧栏杆不动,你就会安然无恙的到达终站,如果你自作聪明,企图搞花样的话,你准会被摔出车座送命。

大户在股市中,操作活跃,可以赚钱。因为他们具备散户所无法做到的优越条件。

散户如果跟着他们,闻风起舞的话,最终必定遭殃。

因为散户无论在市场情报、经验、资讯和人才素质方面,都不可能跟他们相比。

股市这个充满陷阱的地方,即使专职专业投资者也难免马失前蹄,何况是玩票性质的无知散户呢?

基金不能购冷门股

大户由于资金庞大,交易数量动辄以千万股计,他们通常只对交易量大及交投活跃的优质股感兴趣,对于交投不活跃,难以买到大宗股票的公司,完全不感兴趣,这也难怪,因为他们所管理的基金,投资者随时都可以退出。

当投资者把投资单位卖回给他们的时候,他们必须在短时间内付款给投资者,如果他们所拥有的股票是交投淡静的冷门股的话,他们无法将股票套现,无法应付投资者的“挤提”的话,他们的基金就有可能面对倒闭的危机,所以,基金不能购买冷门股。

冷门股价值严重被低估

基金对冷门股不感兴趣,往往导致冷门股价值严重被低估,跟热门股形成强烈的对照,热门股受到股票行分析师的青睐,不断的发表研究报告,即使是公司小小的变动,他们也会马上加以分析,作出评估。

所以,热门股,尤其是大资本的优质热门股,它们的价值,尽人皆知,根本不会有隐藏价值的存在。

冷门股就不同了,由于没有人加以分析推荐,交投又不活跃,长期被股市中人冷落,它们被忽略,价值往往被严重低估。

这种股票,只有深读年报,勤于挖掘的投资者,才会发现它们的价值,从而买进,作为长期投资,取得丰厚的回酬。

不买冷门垃圾股
避免投资机构热衷的热门股,把注意力转移至较不热门,长期被忽略的股票,深入挖掘,找出它们的价值,然后好整以暇地买进,作为长期投资,这类股票跌幅有限,上升空间很大,风险也就相应的较低。

但是,投资于冷门股,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要买冷门的垃圾股,因为一旦股市大跌,你无法脱售,而所拿着的股票的公司,又长期亏蚀,股票最终可能变成废纸。所以,千万不要买冷门劣股。

冷门股由于交投淡薄,甚至长期没有交易,在这种情形之下,跟非上市公司没有什么分别。所以,在买进的时候,就应抱着投资于非上市公司的态度,准备长期锁在保险箱中。

这种投资法,只有买进盈利长期上升,资产自动增值及负债低的公司,才有可能取得丰厚的回酬,你以低价(以每英亩的买进价格为标准)买进油棕成长股,长期持有,几乎是稳赚的。

有行无市怪现象

买这类股票,享受不到买热门股的刺激,但回酬往往是更可靠及更丰厚。

冷门股之所以会变成冷门,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股票操在大股东手中,不会轻易脱售,形成在股市中流通的股票越来越少。

另一个原因是买这些优质冷门股的散户,都是长期投资者,买进后就不卖,结果股市中的流离股进一步减低,形成了有行无市的怪现象。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冷门股多数是资本小的公司,在股市中流通的股票原本就不多,若有人发现其价值,长期吸购的话,票数就更加少,成为冷门股中的冷门。

不可借钱购买

由于冷门股难买难卖,所以,千万不可借钱购买,否则的话,当股价暴跌时,你可能面对银行逼仓,银行不会理会股票的价值,他们的唯一目标是卖掉你的股票,收回债款。所以被逼仓的冷门股,跌幅往往惊人的大。

即使在目前的牛市中,仍可找到价值被低估的冷门股,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有良好的业绩纪录,资产雄厚,更重要的都是拥有大量现金的公司。

它们每股拥有的现金为:格林尼(RM1.00);哈礼申(RM0.84);菲马机构(RM1.16);KESMI(RM0.76);RCI(RM0.53)。

格林尼的母公司为林威,该公司拥有大量未种植土地,每年增种新树整1万英亩;哈礼申是由印尼华侨控制,菲马集团(Kumpulan Fima)拥有菲马机构(Fima Corp.)约60%股权,KESMI是由新加坡人控制;RCI的母公司为美佳第一控股(MFCB)。


南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