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7, 2013

以农立业:胶园老屋留香

每日一专 农业 2013-03-06 12:00

 扭伤了腰,躺著的时间很多,胡思乱想,也看了一些经过岁月洗礼的泛黄相片。

我进入种植界工作的60年代,橡胶园的经理及研究所的同事还有一些英国人。我穿短袖衬衫、短裤、长袜、皮鞋,少了一顶宽边帽子,不然这幅装扮和英国人没有两样。

园丘里英国人建的房子我也住过。

在开荒年代,出身军旅的英国人,有些在印度、锡兰(现称斯里兰卡)、西非等国家种过茶、咖啡、椰子及可可。他们体力和干劲充沛,斩树开路、测量土地,不久就完成种地规划。

就地取材建木屋

在没有更好的种植材料下,先将籽生橡树种下。居住的房子是就地取材建的木屋,木板涂上杂酚油,屋顶以茅草之类的叶子铺盖,窗户装上防蚊纱。

木屋上下二层,可称为“洋楼”,房子不高,客厅宽敞,但楼梯总是拐个弯。楼下的走廊从正门延伸到侧面,摆上桌椅,可以舒適的在这里休息或接见下属。太阳照射或下雨,可放下竹帘。

厨房、仆人及园丁的宿舍建在離主屋幾十尺的後方,以走廊衔接。

走廊没有遮栏,狗狗在这里打睏,猫兒停止扑猎小鸟、青蛙、松鼠,就在太阳晒热的走廊地上躺下叹世界。骑著Honda Cub摩托车而来送货的中年华人也可在走廊歇息片刻,讨杯白开水解解渴,然後才在烈日下離开。

犹如迷你植物园

房子四周园地简直是个迷你植物园,花草树木、蜂蝶鸟兽,时时刻刻陪伴你,下雨时收集清洁雨水供饮食、洗涤及浇花用。

雷电交加的晚上,启用飓风灯或气灯,此时才会注意到平时没有注意的自己的影子。

时代在进步,橡胶价格还没有惨跌,房子重建,砖瓦材料。到我迁入时,楼梯、门窗、家具據说是上海师傅的精致製作。

反过来,工人宿舍是離地数尺高的长屋,裡面有8个间,每个间住10个人。房外是打通的走廊及幾个梯阶。煮食就在房子下面的土地上。平时收集的烧柴也堆积在这里。现在回想工人居住环境恶劣不卫生,日常生活的水供就从附近的溪流取用,有时很浊很黄。

园丘屋胜城里组屋


後来就挖井汲水,挖毛坑大小便,夜里还是点煤油灯。再後来才安装小型发电機。现在园丘里的房子远胜过城里的组屋。

再回想建在高地的园丘“洋楼”,俯瞻茂密的橡林,平视朝阳落日,仰望蓝空或繁星。

正在养腰伤的我,突然间有一种重回园丘居住的冲动。

朱乾海博士 橡胶研究专家

南洋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