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专 农业 2013-02-06 12:54
先有土地才有农业,从前谈农业少提土地,现在谈农业则非提土地不可。土地的话匣子一打开,如果爱听,可以是一个二、三天的研讨会或大学里的一门课。如果不爱听,至少想知道地球还有多少地可开发耕种。
空着的地等人们去种植已不存在。寻地种植必须砍伐森林让出土地改种作物。今天这种做法引发很多争议。
理论经济学家倡议,先征地才谈发展及改善民生,其实现实的例子也如是。以玻利维亚为例,改用土地期间,国家经济欣欣向荣,土改放慢时,经济衰退。
西马早年也发生过同样的经济起落:砍伐森林的速度和国人的人均收入成正比。
在拉丁美洲,人民收入低,当人民收入提升时正好是砍伐森林的炽盛期。当人民收入上升至某个程度,就不再上升时,正好是伐木放慢期间。在津巴布韦,穷乡民以伐木为生,但当生活改善时,正好伐木活动已减少。
可开发土地还很多
我在本栏多次提起世界人口在增加,农产品的需求不得不应需求而增加,那么土地的利用如何解读?
联合国农粮组织认为到2019年,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必须提高,而种地面积至少要增加9%。
不错,一般的说词是世界的农耕土地已枯竭或已快枯竭。
其实不然,可开发的耕地还很多,在拉丁美洲、东亚、沙哈拉非洲等地。
我有朋友受邀到这些地方提供农业咨询服务,不停开发土地,令关爱生物多元化及气候变化的人忧心。
提高单位而积作物的产量有个限度,何况久耕的土地已老化,乘载作物的能力已不如往昔,肥料的使用只解决了部分的问题。
地球与人类应共存
目前,地球11%或15亿公顷是农耕地,面积大约占世界适合耕种地三分一有多。尚未开发的可用农耕地尚有27亿公顷。近20年来,发展中国家新种地的开发已逐渐减少。
土地广大而需要保护土壤及水的国家包括俄罗斯、中国、巴西及印尼。
东亚的保护林有33%、西亚及中亚有31%、南亚及东南亚有19%、加勒比海国家有38%。
地荒、粮荒、燃油荒的问题不会发生,不过每开发一大片土地,土地上的植被及植被里的生物就一去不复返,这是损失,太多损失叫人沉重。
话又说回来,十分九的土地开发是从人类文明启蒙到1950年之间完成的,为的是给人们粮食、遮盖、保温以及还有很多其他需要。
历史的伤痛不好追究,活在今天,尽量约束自己,地球和人类应共存荣。
朱乾海博士 橡胶研究专家
【南洋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