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2 6:03:07 PM
●朱乾海博士 橡胶研究专家
橡胶无疑还是马来西亚主要的原产品及工业原料。它增加我们的GDP、出口收入及就业机会。在2009年橡胶给国家带来250亿令吉的收益,相等大马5%的出口收入。
大马38万橡胶小园主平均每户植地面积2.3公顷,经济效益因地小而不彰。小园主占了国家植胶面积95%;胶产93%,平均每公顷产量约1440公斤。虽然和泰国、印尼及印度比,大马有好的橡树品种,大马小园主平均月收入仅1450令吉。
49%小园主单靠割胶收入维持生计。每个小园主还得养4个人,而他很可能是在50%内的55岁以上胶农。幸好2010年胶价亮丽(SMR 20已超过每公斤14令吉),小园主收入和以往比已增三或四倍。
四公顷胶园月收500元
大马橡胶工业需要的天然胶原料大多来自小园主。大马橡胶产品的出口从2000年56.9亿令吉到2009年攀升至105.6亿令吉。此外,橡胶工业雇用员工5万7000人,或生产领域总人数的6.1%。
本国或邻国的一些橡胶小园主故事颇引人入胜。
上星期认识了一位卢医生,她买了一段4.5公顷的胶园。替她管理胶园的“经理”每月只付她500令吉的橡胶“收入”,以今天的胶价计算,扣除割胶及维持费,4.5公顷的橡胶收入应该不少过5000令吉。
印尼小园主植野树种
同一天我来到一个翻种了一年多的小胶园,植株的树围大小差异颇大,有分枝树冠大的植株,干围粗大,另一些植株长相笔直,干围细小。我猜测树种是RRIM 600,有迟分枝现象。要干围增长快速,有必要人工促使分枝。新树何时可以开割全凭干围是否已够粗大而决定。
印尼的橡胶小园主相当可爱,种植材料购自巴刹。原来巴刹里有一捆捆的籽生树出售,这些种植材料用种籽而非芽接培植,宣称来自某产量高的甘榜橡胶。说白了,小园主种的是“野树种”,那会有好产量?
老树往上开割早年借助梯子,现在是胶刀接在长棒上开割。有小园主索性以高架桥将橡树衔接起来,脚不着地,悬空割胶。这和椰林里踩绳索过树采椰花酒同出一辙。
割胶用催胶剂乙稀利,以增加胶产。橡树有橡树用乙稀利,偏偏有小园主自作聪明用凤梨催花的乙稀利,橡树皮干死,奈何!
【南洋网】
good coverage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