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23, 2012

以农立业:美洲油棕小园主在增加•朱乾海博士

每日一专 农业 2012-08-22 12:00

非洲油棕和美洲油棕是二种同属不同种的植物。商业种植几乎全是非洲油棕。非洲油棕不在老家发迹,却被白人带来环境条件特别适合的大马和印尼种植和改良而成为众人欣羡的作物。

亚洲是世界油棕的大本营。我们会忘了美洲是亚洲之后的世界第二大棕油生产地。

我们会想到非洲油棕,可惜乏善可陈。难得有统计数字,因为很多讯息来自这些数字。

我们对美洲生产棕油的事实不太注意,因为94%产量供自己的美洲市场,剩余的6%才出口到欧洲国家。

2010年美洲棕油的出口量如下:洪都拉斯(18.9%)、危地马拉(18.7%)、哥斯达黎加(18.5%)、厄瓜多尔(17.7%)及哥伦比亚(13.8%)。哥伦比亚是美洲最大的棕油生产国,而出口额则比小产量的国家低。原来哥伦比亚仅次于美国,是美洲消耗棕油最多的国家,多产多用。

美洲棕油多自大马印尼

2010年美洲国家进口美洲自产的棕油数量如下:美国(46.5%)、墨西哥(18.2%)、巴西(7.6%)、哥伦比亚(5.6%)及委内瑞拉(4.1%)。

数字归数字,其实美洲很依赖亚洲棕油进口。美国在2010年从亚洲进口的棕油有64.7%之多,大部分来自大马和印尼。

美洲国家当然希望多种油棕,但关键问题在于生产成本是否合乎经济逻辑。美洲棕油的生产成本平均比亚洲高一倍,劳工的工资占生产成本30%,另一报道说美洲工人工资比亚洲高1.8倍。哥伦比亚油棕园工人一天工资是23.3美元。

此外,亚洲的棕油产量每公顷3.7吨至4吨,而哥伦比亚2008-2010的平均每公顷年产量只有2.8吨,即24%-30%低过亚洲的产量。我们认为大马的3.7吨油产量通过不懈的研究会有所提高,哥伦比亚也这么说,但美洲和亚洲产量的差距是不可能缩小的。

向哥伦比亚提供谘询


通过研发和管理固然可以改善产能,但我们这方面的努力更加积极,在彼此增产的同时,差距将保持不变。大马有向哥伦比亚提供谘询服务。

改变不了的是哥伦比亚的气候及土质,还有棘手的病害问题,例如芽腐病、突发枯萎病及红轮病。我们下个月哥伦比亚之行主要就是看亚洲没有的病,策划防治方针。

为了改善小园主的经济地位及生活素质,哥伦比亚以及周边国家如厄瓜多尔、洪都拉斯、秘鲁、哥斯达黎加等国的政府有所谓的“含盖模式”给小园主提供借贷、技术援助及其他方便种植油棕,这一来小园主也就不必偷种非法植物,而榨油厂的鲜果串来源也多一层保障。

近10年来,哥伦比亚油棕小园主增加了25%。

文:朱乾海博士 (橡胶研究专家)

南洋网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